經濟觀察報 記者 王雅潔 潘俊田 南京廢止了一項于10年前以立法形式確定的工業布局調整計劃,并再次重申了傳統產業的支柱作用。
2023年8月16日,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官方發布其常務委員會關于廢止《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推進四大片區工業布局調整的決定》的決定,中止了其于10年前針對四片區內工業布局調整的立法決定。
2014年4月,南京以立法的形式對轄區四個重工業企業聚集的區域進行產業調整規劃。按照彼時的規劃,2015年前,中小企業整治工作基本完成;2018年前,重點骨干企業搬遷工作全面啟動,中小企業全部關停;2021年前,重點骨干企業搬遷建設項目啟動,部分重點骨干企業完成搬遷轉型工作;2025年左右,工業實現全部退出,最終實現四大片區產業結構、城市功能和人居環境得到整體改善,南鋼、梅鋼、金陵石化等大型工業企業均在搬遷范圍中。
此后十年,四大片區的多家工業企業開始進入與政府搬遷意愿的長期博弈之中。在獲悉上述政策變動后,當地一家龍頭鋼鐵企業人士說,“舒了一口氣,不用再搬了”。
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官網顯示,廢止上述決定的原因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時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共南京市委十五屆六次全會關于扎實推進產業強市三年行動計劃的決策部署,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上述產業強市三年行動計劃中,南京市提出要鞏固四大支柱產業傳統優勢,讓這一“壓艙石”作用更牢固。2021年,南京市發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中也將汽車、鋼鐵、石化新材料、電子信息稱為“四大支柱產業”。作為對比的是,此前發布“十三五”規劃時,則認為金融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上述鋼鐵企業人士直言,印象中,上一次南京被以“支柱產業”的身份對待,還是在上世紀90年代。他說:“我們企業自身的感覺,是更加重視實體經濟制造業的發展了。”
南京政策調整有著更為宏觀的政策背景。
自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傳統產業多次出現在高層的政策表述中。一些地方政府也開始不斷強調傳統產業的重要性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迫切性。
9月16日,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也在央視財經頻道播出的《對話》欄目中表示,傳統產業仍非常重要。在江蘇全省規模以上的工業中,傳統產業營收占比超六成,利潤占比則超五成,仍是江蘇最具支撐作用的行業,從就業來說,傳統產業提供了超七成的就業崗位,對于民生而言非常重要。“所以,傳統產業是我們仍要堅守的基本盤,老家底,不能丟。”
信長星認為,不能用老眼光看傳統產業,傳統產業只是起步早,到底產業是先進還是落后,還要看產業處在價值鏈的低端、中端還是高端,要看產業能不能跟上技術革新,傳統產業照樣可以走在前列。
十年博弈
2014年,為了遏制南京產業結構偏重、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南京市開啟產業結構調整。按照南京市地方政府的要求,十年之內,南京將以“鐵的決心”,強力推進金陵石化及周邊、大廠、梅山、長江大橋地區四大片的工業布局調整,逐步將石化、鋼鐵等重工業的“經濟支柱”地位削減乃至取締。中石化金陵石化煉油廠和梅山鋼鐵廠等數十家規模以上企業,都將搬離南京。
根據經濟觀察報記者的了解,在《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推進四大片區工業布局調整的決定》出臺之前的兩三年,南京市地方政府就已經開始物色一些沿海城市,想要把金陵石化等企業整體搬遷過去。
在時任南京地方政府官員看來,南京生態環境問題已經非常嚴重,過重的產業結構也不是科學、可持續發展的選擇。據此,南京市決定放棄“傻大笨粗”但來錢快的重工業“支柱”,破釜沉舟往高新技術產業方向轉型。時任南京地方政府官員對此形容為“壯士斷腕、義無反顧”。
時任南京地方政府官員曾公開表示,雖然這次調整犧牲了部分工業產值,但騰出的土地空間和環境容量,可以用來發展更多的現代服務業和信息產業。而且,石化等企業不要了,不等于經濟數字的下滑。從長遠看,這是一種更加向上、可持續的增長。
四大片區是指金陵石化及其周邊地區、大廠地區、梅山鋼鐵及其周邊地區和長江二橋至三橋沿岸地區,是南京的石化、鋼鐵、電力和船舶產業基地,集中了70余家重工業企業。
回想起當年的企業搬遷計劃,上述鋼鐵企業人士用“強勢”來形容,當時要求南京四大片區的相關企業,要在全面調查的基礎上,研究制定各片區工業布局調整的詳細方案,分解細化搬遷、關停、整治企業名單和年度計劃,根據目標倒排計劃,能快則快,能早則早。
9月19日,一家能源企業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自己旗下的兩家企業,原先都計劃在2025年前完成搬遷計劃,但截至目前,也沒有正式啟動。
他舉例表示,這兩家子企業,重建都不到20年,兩家企業的裝機容量都是主流,搬遷成本太高,根本籌不來搬遷資金,也找不到搬遷后的新地。還有尤為關鍵的一個問題是,涉及到的工作人員安排比較復雜,牽扯的東西也太多。
上述鋼鐵企業人士以自己企業舉例,表示按照四大片區規劃方案的要求,該鋼鐵企業必須要從2024年開始實施搬遷,2028年搬遷完畢。但是,其所在企業的重工業生產,從礦石的引進,到煉鐵煉鋼和軋鋼,一直都是連續性的流程,搬遷難度非常大。
為了推進搬遷,該企業曾到江蘇南通等沿海城市進行選址,回應決策層提出的鋼鐵企業往沿海城市遷移的發展思路,準備在海邊建設新的廠房并調試新的設備。不過,最后出于對人員安全和生產環保安全保障的考慮,比如生產煉鋼是1400多度的工況,不可能陡然從1400度降到常溫,那樣會出安全環保事故,退出南京四大片區的工作,該鋼鐵企業一直十分謹慎,沒有付諸實際行動。
9月20日,另一家身處四大片區的制造業企業,也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過去幾年,一直在推進搬遷工作,并請專家組來幫忙研究論證搬遷新址,但截至目前,尚未落地明確的搬遷意向。
轉變
上述鋼鐵企業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國家領導人幾次前往鋼鐵企業以及其他相關制造業企業調研,數次強調“制造強國”,不斷深入提出對制造業的要求,包括他所在的鋼鐵企業,都明顯感覺到“自己比以前更受重視了”,比如2023年6月份,南京市召開的產業建設大會,重提了電子信息、汽車、石化、鋼鐵四大支柱產業的說法。
6月16日,南京市官方發布了《南京市推進產業強市行動計劃(2023-2025年)》,明確將鋼鐵、汽車、石化、電子信息在內的產業列入計劃的重點選項中。在南京市委召開的全市產業強市建設推進會上,南京市市長陳之常表示,要錨定主攻方向抓落實,筑牢支柱產業“壓艙石”,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壯大創新型產業“主引擎”,持續提升對經濟增長貢獻率。
在最近一次與南京地方政府的溝通中,該鋼鐵企業人士透露,地方政府相關領導到企業調研時,明確表示希望該鋼鐵企業發展更多的新產業。對于該鋼鐵企業這幾年并購收購的外地企業,南京市地方政府也提出要求,希望能把外地的相關新產業總部,也轉移到南京本地來。
在過去十年中,南京的重工業企業也逐步進行了產業的轉型和升級,一些企業進行了百億級別的環保投入,還有一些企業進一步延伸了產業鏈布局。
上述鋼鐵企業人士表示,2014年搬遷決定出來時,集團內部決定做兩手準備,開始做雙主業,一是鋼鐵主業,另一個是新產業。
具體來看,新產業包括新材料、新制造、新能源、新互聯,以及產業互聯網產業鏈的上下游發展。該鋼鐵企業最新數據統計顯示,目前其新產業板塊用工已經擁有超過5000名的員工,2016年到現在,新產業板塊對集團的利潤貢獻達1/3以上。
回過頭去看,即便不搬遷,沒有四大片區規劃調整的政策,該鋼鐵企業人士表示,由于鋼鐵容量空間已限定,自己所在的企業為了發展壯大,也會尋求新的發展道路。
該鋼鐵企業人士認為,歷經政策調整與行業迭代,幸運的是,其所在的企業,并沒有被淘汰,算是再一次跟上了頂層推進傳統產業的邏輯和思路。
定調
從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開始,傳統產業更高頻地出現在高層的政策定調中。
5月5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明確提出要堅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能當成“低端產業”簡單退出。
9月20日的國常會強調要堅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兩手抓,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著力補齊短板、拉長長板、鍛造新板。
上述能源企業認為,對于傳統產業,不能一退了之,比如比較好的發展路徑是,和傷筋動骨搬遷設備和人員相比,就地進行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環保水平可能更具備實操性。
9月19日,一家南京能源企業董事長亦認為,下一步的產業重構,應該以綠色低碳和數字技術為驅動核心。當前,石化行業競爭越發激烈,電動替代競爭優勢愈發明顯,市場資源過剩局面加劇。2025年前后,我國成品油需求將達峰;2030年前,全球石油需求將達峰,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可能首超油氣,我國將實現碳達峰,國內煉油規模逼近產能“天花板”,主要化工產品產能出現全面過剩。這些必將帶來產業格局、市場格局的深度重構,改寫底層發展邏輯、競爭邏輯。
國家統計局8月28日公開的數據也顯示,2023年前7月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的利潤總額同比下滑了90.5%。鋼鐵行業整體的供給過剩壓力依然存在。
為了把握新的機遇,上述能源企業董事長敲定的新思路包括在“新能源、新材料、新經濟”三個維度上尋找市場機遇,繼續推進綠色轉型發展。
上述研究人士表示,現階段,傳統工業對南京經濟發展依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南京的重化工業作為一個基本盤,在一定的時間期限內,仍然會占據較大比重,這是客觀事實。
他說:“這種基本盤對經濟的作用,不是一下可以減掉的,也不應該減掉,只要未來能為新興產業提供基礎支撐,往高質量發展、高附加值的方向去走,這種基本盤將能夠發揮相當強的經濟提振作用。”
南京市“十四五”規劃中亦表示,應重點發展汽車、高鐵、船舶、電力、油氣輸送和工程機械等產品用鋼,加快發展綠色精品鋼和寬厚板等產品。推動石化產業向精細化、高端化、專業化發展等。
在推進發展的同時,上述研究人士還提醒,相關傳統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肯定不再是增量,而是變為存量調整轉型升級,在發展傳統產業的同時,應將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列為發展重點。
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廢止《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推進四大片區工業布局調整的決定》的決定_ 決議決定_ 南京市人大 (njrd.gov.cn)
上一篇:中水回用 為城市“解渴”
下一篇:紅海時代 環保行業的5大挑戰